联系方式  |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
三秦一盘棋 今朝势已成

   《经济日报》5月8日刊发长篇通讯“走基层区域协调看陕西之一”《三秦一盘棋  今朝势已成》,全面报道了我省各地近年来实施科学发展、富民强省的深度探索,现以全文转载。

    从秦巴山水间的陕南,到“八百里秦川”的关中,再到黄土高原上的延安、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,一个南北风貌迥异、发展水平不同、资源禀赋各异的陕西映入我们眼帘,一个满怀憧憬、充满激情、渴望赶超的陕西展现在我们面前。4月中下旬,本报调研组两支小分队走山区,穿隧道,进厂矿,入企业,访农家,探园区,叙民生,在一周时间内奔走逾3000公里,且问且记,且行且思。

   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0年两位数增长,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,区域经济特色愈加突出,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,民生改善力度空前加大……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版图中,陕西企业的影响力在增强,陕西人的自信心在提升。

    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?区域之间、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如何协调?政府的职能定位与市场的基础作用如何协调……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,陕西遇到的这些难题,也是当前许多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。在思想观念上求创新,在体制机制上求转变,在资源统筹上求突破,陕西的实践提供了关于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新经验。

 区域统筹——错位发展求特色

    从南向北驱车行驶,你一定惊讶于陕西省内各区域在自然风貌、资源禀赋、产业结构上的巨大差异。从地区生产总值看,2011年关中地区实现总产值7723.3亿元,陕北为3405.6亿元,陕南为1417.52亿元。即便在三大区域内部,发展不均衡现象同样突出,同属关中地区,铜川市经济总量仅占宝鸡市的五分之一、占西安市的十七分之一;同属延安市,黄龙县经济总量仅占子长县的十分之一、占志丹县的二十分之一。如何缩小区域差距,成为陕西实现协调发展的难点所在。

    “十一五”期间,陕西提出“关中率先发展、陕北跨越发展、陕南突破发展”。而在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这一思路被调整为“关中创新发展、陕北持续发展、陕南循环发展”。

   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樊维斌说,“三个关键词的调整,反映出新的发展理念,说明陕西已摆脱单纯求快求富的心理。不是为了发展胡子眉毛一把抓,而是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,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,顺势而上、借势布局。”

    因地制宜、准确定位、发挥特色,是陕西在整体区域规划中希望实现的首要目标。关中素以科技资源雄厚和装备制造业发达闻名全国,因此,发挥科研机构、高新技术、装备制造、现代服务产业等高度聚集的优势,实现创新发展,将是水到渠成;陕北能源丰富但生态脆弱,提高资源利用率,延长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,发展才能可持续;既无科技实力又无能源矿产的陕南,还要肩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态保护重任,唯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才能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。这三大区域的不同特点,为实现错位发展提供了机遇。

    但错位发展如何从理念落到实处?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,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企业经营者,都会提到“一市一策”、“一县一业”。

    “在陕南,依托汉中平原、月河川道、商丹谷地三大核心聚集区,构建十大循环产业链条;在关中,支持西安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、宝鸡成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、铜川由初期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产业模式转型;在陕北,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,支持榆林可持续发展。”樊维斌说,通过“一市一策、分类指导”,各地制订出差异化区域政策,使政策的针对性大大增强。

    尾矿处理一直是商洛市头疼的大问题。堆积在商洛的109座尾矿库占陕西全省的37.7%,占全国近1%。4000多万吨的尾矿堆积,不仅占用大量土地,污染环境,还存有不小的安全隐患。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引入,实现了变废为宝、变危为机。在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,人们看不到黑烟滚滚,闻不到刺鼻气味,也没有废水排放。原来“三废”被循环经济产业链“内部消化”了。此家炼锌厂炼锌产能居全国第9位,实现了节水、减排的目标,生产出包括硫酸、银精矿、精铟、白银、黄金等17种副产品,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、横向拓展、内部循环。“由于市场需求低迷,现在我们的主营产品锌只能保本,但副产品给我们贡献了四分之一的产值。”企业副总经理陈超说。

    区域经济发展终究离不开市场对资源要素的配置。规划过细会否导致政府干预过多,阻碍市场的形成与发育?对此,陕西的答案有二:一是规划必须贴近实际,要反复调研、广泛征求意见,建立在当地强大的内生动力基础之上;其二是规划的目的是引导当地根据实际形成特色产业,避免各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。

    富有成效的规划,激活了三大板块的活力,陕西经济的面貌为之一变:关中一枝独秀的局面悄然生变,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;陕南和陕北在全省的比重不断上升。三大区域互为依存、竞相发展,为陕西经济实现全面、均衡、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资源统筹——从“两张皮”到一体化的探索

    在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大厅,记者通过触屏显示器进入西安科技资源信息网,资源、交易、服务、共享等导航板块清晰罗列;数百条技术交易项目实时滚动,直观呈现着科技资源聚集衔接的动态效果。

    在大市场中,数百家中介机构围绕科技成果的转化交易,提供包括信息发布、设备共享、知识产权代理、企业融资等在内的各类服务。

    这个“只交易看不见产品”的新生事物,是陕西统筹科技资源的创新举措之一。作为拥有100多所高校、1000多所科研机构、100多万科技人员的科技大省,由于各类科技资源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,导致科技资源和经济发展长期脱节,科技对经济的驱动力远远没有迸发出来,被外界称之为“陕西现象”。

    “陕西在皮革、陶瓷行业的研发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,但我们盖房用的瓷砖没有陕西产的,秦川牛的牛皮都被沿海省份买去搞深加工。”说起“陕西现象”,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副书记张书玲面露遗憾。他说,“要破解‘陕西现象’,”,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就必须统筹科技资源改革,使分散分离分割的资源汇聚在一起,形成合力。”

    但要统筹这些计划特点突出的布局性科技资源绝非易事,协调各方的理念更非朝夕之功。不破不立,陕西的求解之路,是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,捅破中央科研单位与陕西地方政府之间的“两张皮”,捅破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之间的“两张皮”,捅破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市场机制之间的“两张皮”,把“拥有资源”变为“利用资源”。

    法规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成为统筹科技资源的“开路先锋”:2009年6月,国务院批准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》,明确把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作为推进关中—天水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;2011年4月,陕西省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》;陕西省各部门出台配套政策近30项。这些政策有力地调动了部门和企业参与科技资源统筹改革的积极性,初步形成了多层次、多维度的科技法规政策体系框架。

   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。为了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,陕西省将科技经费的60%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。各地市也根据产业发展需要,设立鼓励开发和创新的专项资金。2010年起,宝鸡市拿出3000万元作为创新专项资金。2011年,又设立了5000万元的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。

    同时,根据企业规模、科研实力不同,在研发机制上进行引导支持,成果同样富有成效:如由企业出题、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、吸引各方面力量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“延长模式”,为大企业技术创新开创了模板;对于科技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,将高校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聘为首席工程师,送到企业身边进行挂职,建立一对一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;在工业重镇宝鸡,科技资源多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、军工企业,统筹这些科技资源的重点就需要在一“纵”、一“横”上下功夫:纵向上完善和延伸产业链,围绕钛产业、石油装备等优势产业,依托龙头企业的创新优势,提高中小企业配套能力;横向上推进跨领域合作,对涉及行业共性关键技术,集中力量研发。

    让科技成果就地转化,是统筹科技资源的务实之举。工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应运而生,此种由政府、高校、企业、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组建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管理的科研组织形式,在帮助企业攻克大量技术难题的同时,还孵化了一大批中小科技企业,显示出旺盛的市场活力。来自于成功实践的“大荔模式”,则在农技推广中颇受欢迎:通过市场化运作,把“农业科技专家大院”、“科技特派员”和“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”等资源整合为一体,实现了政府、企业、专家和农户四方共赢。

    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并无止境。陕西提出,统筹科技资源,根本上是让固化的资源动起来、分散的资源聚起来、沉淀的资源活起来,只要能经得起实践检验,任何创新模式值得鼓励。当前,陕西的科技资源统筹已经结出硕果:2011年,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,科技进步对全省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%,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。

 城乡统筹——民生改善见成效

  到陕南采访,穿越秦岭隧道成为记者眼中的一大奇观。这些长达数十公里的隧道,既是陕西交通事业建设的成果,也是当地民生改善的体现,因为陕南的百姓认为,陕南最大的民生首先就是交通。

    “以前过秦岭,堵上四五天都是常事。现在从西安到商洛只需1个多小时。”老司机惠师傅说,高速公路通了,陕南的旅游也就火了,青山绿水从此成了百姓致富的金饭碗。

  在商洛市,旅游业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不足1%,已提高到近8%。山阳县漫川关镇小河口村,依着金钱河,村里17家“农家乐”去年接待了1万多名游客,旅游业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新门路。

    革命老区陕北,近年来部分县区因能源开发实现快速发展,但城乡差距、人均收入差距拉大,特别是“富财政、穷百姓”的格局开始显现。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、切实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?在财政钱包鼓起来之后,城乡统筹是否应有更大的投入和更高的目标?从延安的“七个率先”、从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和12年免费教育、从府谷的大病医疗救助模式,我们看到,统筹城乡既要切切实实加大投入,更要追求长效机制。

    实现城乡统筹,让农民富起来是前提。这个“富起来”,并非通过搬迁或者补偿得来的“一次性”富起来,而是要找到增收致富的门路,让农民“可持续”地富起来。在陕西采访,听到最多的说法是“富民强省”、“富民强市”、“富民强县”,无论哪一级政府,都把富民放在首位。“产业富民”成为各县市的共同选择。2011年,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洛川县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3元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00元。位于洛川南部塬区的石头镇吴家庄村,是当地著名的苹果专业村,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000元,94户人家有93户买了私家小轿车专业村,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000元,94户人家有93户买了私家小轿车。

    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。其中,确保财政投入是硬道理。在陕西,这项要求被确定为一项硬指标,即新增财力的80%要用于民生。延安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薛占海介绍说,“正是有了财政投入保证,延安才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、学生蛋奶工程、农村合作医疗、城镇居民医保、农村养老保险、城乡居民养老一体化、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。”

    2011年,陕西省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;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200元,住院费报销比例达到70%,药价平均下降46.14%;开发公益性岗位2.6万个,组织就业创业培训18.4万人次,48.3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拿到了生活补助……

    搞好民生事业,同样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。如何统筹各方资源,建立有效的大病医疗救助模式,是医改的难点和重点。府谷县创立的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市场机制运作”的大病救助基金会模式,以较小的财政资金,撬动大块社会资金参与民生事业,并通过金融运作,形成了可持续的滚动发展。该基金会管理的基金,由当地民营企业捐资1.46亿元、县财政注资0.3亿元组成,基金会经县国有资产评审委员会评审和信用担保后,优先将资金借给捐款企业使用,并按照资金总额的10%收取年使用费。2010年,基金收益1760万元,基金会将这部分资金作为救助资金使用,全年共救助城乡居民大病患者434人。

  站在“十二五”承前启后的重要之年,清晰的思路、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潜力,让陕西人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,陕西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刚刚破题,城乡统筹任重道远,观念的转变任务艰巨,如何灵活运用“有形”和“无形”之手的作用仍需探索。特别是如何调整工业结构过“重”的问形”和“无形”之手的作用仍需探索。特别是如何调整工业结构过“重”的问题,以及利用优势资源加大扶持发展文化产业、旅游产业,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等,应该成为陕西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关注的方向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 : 我省顺利完成2011年度国家节能目标
人力理念 | 在线咨询 | 公司简介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12 陕西万科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备案号:陕ICP备19002159号-1技术支持:云浪科技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东段22号 凯森盛世1号A座23层2308室  联系电话:029-88472130  公司传真:029-88482770   E_mail :109607121@qq.comm